在我们职业生涯中,跳槽、辞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很多人在离职后,会对社保的问题感到困惑,尤其是退休后的社保待遇,单位交的社保辞职了退休怎么办呢?下面就来详细为大家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要明确一点,社保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个险种,在这五个险种中,养老保险与退休后的待遇密切相关,当我们从单位辞职后,社保的处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社保关系转移
辞职后,我们可以选择将社保关系转移到新单位,如果新单位在同一座城市,只需办理社保账户的转移手续即可,若新单位在其他城市,则需要办理社保关系的跨地区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资金会跟着转移,确保我们的权益不受影响。
1、转移流程: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离职证明等相关材料,到原单位所在地社保局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手续。
2、转移时效:一般情况下,社保关系转移手续在办理后的一个月内完成。
续交社保
如果辞职后暂时没有找到新工作,为了避免社保断缴,我们可以选择以个人身份继续缴纳社保,退休后的待遇如何呢?
1、养老保险:个人续交社保后,退休时可以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有关;个人账户养老金则与个人账户累计金额有关。
2、医疗保险:继续缴纳医疗保险,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退休后,男性需缴满25年,女性需缴满20年,方可享受终身医疗保险待遇。
办理退休手续
当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我们需要办理退休手续,才能领取养老金,以下是办理退休手续的步骤:
1、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银行卡等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社保局办理退休手续。
2、填写《退休人员审批表》,提交相关材料。
3、社保局审核通过后,会发放《退休证》,并从次月起发放养老金。
注意事项
1、辞职后,不要忘记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手续,以免影响后续的社保待遇。
2、在没有找到新工作的情况下,及时以个人身份续交社保,确保社保待遇不受影响。
3、退休时,提前了解当地的政策,准备好相关材料,确保退休手续的顺利进行。
单位交的社保辞职后,我们需要关注社保关系的转移、续交社保以及退休手续的办理,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我们退休后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也希望大家在职业生涯中,能够顺利过渡每一个阶段,为自己的未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