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制度,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而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小伙伴对于社保缴纳的基数问题存在疑问,尤其是关于社保是否可以按基本工资缴纳的问题,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要明确一点,社保缴纳基数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来确定的,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这里的“工资总额”是指什么呢?
“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加班费等各种名目的工资收入,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社保缴费负担,只按职工的基本工资来缴纳社保,这是否合法呢?
从法律角度来说,按基本工资缴纳社保是不合法的,因为《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社保,如果只按基本工资缴纳,那么就等于忽略了职工的其他收入,这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
为什么还会有企业这么做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降低成本,对于企业来说,社保缴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按基本工资缴纳社保,可以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职工不了解政策,有些职工对于社保政策不够了解,认为只要单位给自己缴纳社保就没事,至于缴纳基数是多少,并不关心。
3、监管不严,在一些地区,相关部门对社保缴纳的监管不够严格,导致企业有空可钻。
作为职工,我们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1、增强法律意识,了解《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益。
2、与企业沟通,如果发现企业按基本工资缴纳社保,可以主动与企业沟通,要求按实际工资总额缴纳。
3、举报投诉,如果企业拒绝改正,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举报投诉。
4、依法**,如果投诉无果,可以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们再来看看按基本工资缴纳社保可能带来的影响:
1、养老金待遇降低,社保缴纳基数直接影响养老金的计算,如果按基本工资缴纳,那么将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会相应减少。
2、医疗待遇受影响,社保缴纳基数低,意味着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也会减少,从而影响医疗待遇。
3、其他社保待遇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待遇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社保按基本工资缴纳是不合法的,作为职工,我们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确保社保权益不受侵害,也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此,也提醒大家,关注社保政策,为自己的未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