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社保体系中,养老金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究竟要交多少年的社保,才能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呢?就让我来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养老金的领取条件,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想要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2、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15年。
我们就从这两个条件入手,看看如何才能顺利领取养老金。
法定退休年龄
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分为三个层次:男性60岁,女性干部55岁,女性工人50岁,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年龄是指周岁,而不是虚岁,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退休年龄会有所放宽。
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想要领取养老金,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还不够,还需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15年,这里所说的15年,是指累计缴费年限,而不是连续缴费年限,也就是说,即使中间有断缴的情况,只要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即可。
具体怎么计算缴费年限呢?
1、企业职工:企业职工的缴费年限从参加工作的次月起计算,某人1990年1月参加工作,那么他的缴费年限将从1990年2月开始计算。
2、个体参保人员:个体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从首次参保的次月起计算,某人2000年1月首次参保,那么他的缴费年限将从2000年2月开始计算。
以下是关于缴费年限的几个常见问题:
1、交不够15年怎么办?
如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延长缴费:可以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直到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需要注意的是,延长缴费期间,不享受养老金待遇。
(2)一次性补缴:部分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剩余年限的养老保险费,具体政策请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2、交超过15年还有必要继续交吗?
当然有必要!养老保险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即使缴费年限已满15年,继续缴纳养老保险仍然是有好处的。
3、养老金计算公式是什么?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基础养老金:以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50岁为195个月,55岁为170个月,60岁为139个月)。
(3)过渡性养老金:根据当地政策确定。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如何领取养老金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想要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就要确保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满15年,希望大家都能提前规划,为自己的养老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