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生涯中,每个人都会面临离职的时刻,而社保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保障,关系着退休后的生活质量,辞职后自己交社保,退休金怎么算呢?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要明确一点,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险种,而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养老保险,也就是退休金的问题。
辞职后如何缴纳社保?
当我们离开职场,没有了单位为我们缴纳社保,这时可以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继续缴纳社保,具体操作如下:
1、带上本人身份证、户口簿、银行卡等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局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手续。
2、选择合适的缴费基数,确定缴费比例,通常情况下,缴费基数和比例会有多个档次供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进行选择。
自己交社保,退休金怎么算?
1、养老金计算公式: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3、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时年龄确定,例如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注意事项
1、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至少满15年,才能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
2、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50岁(干部身份为55岁)。
3、社保转移:如果在不同地区缴纳过社保,记得办理社保转移手续,以确保累计缴费年限。
4、及时缴纳:辞职后,尽量按时缴纳社保,避免断缴,以免影响退休金领取。
辞职后自己交社保,虽然过程有些繁琐,但为了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了解清楚相关政策后,希望大家能够按时缴纳社保,为自己的未来增添一份保障。
提醒大家,社保政策会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进行调整,所以在缴纳社保过程中,要关注政策变化,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影响,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努力吧!